最近在看一些 AI 相关的书,看到了百度布局人工智能的一些历程,大概是从 2013 年开始,那也是我刚来深圳谋生的第一年,所以我的很多回忆都被勾起来了。
我不是一个喜欢回头看的人,星光不问赶路人,我曾经忙着赶路,也没有时间来看星光。但是这几年我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,想写一点文章记录一下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。
我是高中毕业18岁出来工作的,有幸在高中的时候自学过一些编程的技能,所以我在深圳找到了一份写 PHP 的工作。我入行软件开发,其实源于很多的"鸡汤"的激励。
当时我在一个小县城读高中,信息是闭塞的,年轻人需要一些鸡汤的鼓励,才能在一条道上走到黑。当时还有一些家长觉得计算机太多人学了,希望孩子去读生物专业,而我有幸提前4年进入了计算机这个行业。
我喝过很多"鸡汤",其中一碗"鸡汤"来自于百度,百度在 2014 年的时候成立了 深度学习实验室(IDL),当时李彦宏有个宣讲视频,就几分钟,但是深深刻在我的脑子里,他这个视频宣传的是 少帅计划,这个计划有下面几个特点:
- 不看资历
- 不看学历
- 人工智能领域30岁以下的年轻研究人员
这个视频深深刺激了我,我高中毕业,没有学历,如果我能学会人工智能,做出来一点东西,是不是可以进入百度了?
从现在的视角来看,我当时的能力,是不可能被 少帅计划 选中的,即使我从 2014 年开始学,再学 3 年,也肯定进不了百度,这个后面的时间也证明了。
但是我们不能以上帝视角去看过去,去看历史。年轻人就是需要一些光,看见光才能往前走,即使这点光很微弱,只有 1% 的概率。
但是,但是那视频深深刺激了当时的我,所以我在写 PHP 之余,又去买了几本人工智能的书,也在极客学院上面买了一些几百块的网课,当时是 2014 年,人工智能的书好像还是比较少,也可能是我当时的搜索能力有限,没找到比较好的资料。
我硬着头皮去看了那些书跟教程,基本看不懂。不过后面公司要优化搜索,公司是做电商平台的,之前的搜索是基于 MySQL 的语法规则来做的,体验不是很好。
领导看我之前学过 sphinx,所以来问下我有没什么可以提高搜索体验的方案,我们是小公司,员工很少的。
所以我就开始优化搜索功能,当时学习了一下 Coreseek(免费开源的中文全文检索引擎),我当时是看不懂 Coreseek 的 C 代码的,只是能把它编译运行起来,调他的 API。Coreseek 对 PHP 的支持非常友好的,有扩展可以用。
我基于 Coreseek 做出来了一个 Beta 版本,领导看了觉得还不错。不过我当时就是一个拿 5 千块月薪的程序员,做出来的东西也就那样的,算是公司给我的一个试错的机会。
Sphinx 跟 Coreseek 其实算是 自然语言处理(NLP)领域的一个工具,NLP 也是 AI 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集,所以这就是我 19 岁的时候,与 AI 的故事。
相比于大部分 95 后同龄人,我是幸运的,因为我提前 4 年进入了计算机行业,当时互联网还是比较红火,所以找工作比较容易。但是 4 年后,这个情况发生了变化。
在2013~2020年,我的月薪是水涨船高的。但是在 2020 年后,我感觉增长停了。虽然说星光不问赶路人,时光不负有心人,但是从 2020 年开始,我觉得时光开始辜负我了。
我开始迷茫,焦虑,不过后面调整过来了,现在主业是做音视频开发,各位老板有音视频开发需求可以找我,我熟悉 FFmpeg,SRS,WebRTC 等等多种技术栈。
同时还写过两本书《FFmpeg原理》与《SRS原理》,其中《FFmpeg原理》是半公益的,65% 的内容可以免费阅读。
注解:
- Sphinx/Coreseek,是一个分词工具。
参考资料:
在经济高峰的时候,大胆敢闯,相信就能看见;在经济一般的时候,一条道走到黑,迷信也能看见;但是在经济低谷的时候,迷信都不一定能看见了,这时候更加考验一个人的真正能力。人是不能太急也不能太忙的,太急了就会做错决定,太忙了就会没有时间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。
死磕不一定对,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,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。
如果我在 2013 年的时候死磕生物,或者搞文学创作,我大概率现在在天桥底下要饭。
因为《FFmpeg原理》这本书,认识了很多技术高手,大佬。其中有一些是做 NLP,AI 相关的,通过跟他们交流,我现在才知道应该怎么入门 AI,怎么有选择地去看某些书。